仔猪副伤寒

2007-12-26 00:00:00 来源:

  仔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,主要是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。
  病原
  沙门氏菌为两端钝圆中等大小的杆菌,革兰氏染色阴性,不产生芽抱,除鸡白痢和鸡伤寒沙白氏菌外,都有周身鞭毛。
  流行特点
  各种家畜、家禽、其他动物和人,对沙门氏菌属的一些细菌有易感性。不分年龄均可感染,猪多发生在1~4月龄(10~15千克)的幼龄猪。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,但以冬春气候寒冷多变及多雨潮湿季节发生较多。
  症状
  按症状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,以慢性型为常见。急性(败血型) 发病初期多为急性,体温升至41℃以上,食欲不振或废绝,精神萎靡,喜藏于垫草内,寒战。鼻、眼有粘性分泌物,初便秘,后腹泻,排出淡黄色恶臭的稀粪,有时不见腹泻。在鼻端、耳、颈、腹及四肢内侧皮肤出现紫色斑,此时病猪迅速消瘦,行走不稳,呼吸困难,衰竭而死亡。病期3~5天,死亡居劲慢性 为较常见的病型,较主要的特征症状是下痢,粪便呈粥状或水样,灰白、黄绿、黄褐、灰绿或污黑色,恶臭,有时混有血液。严重时,肛门失禁,在吃食、躺卧、起立或行走时都可出现拉稀;使尾部及整个后躯沾污,有的咳嗽时,呈喷射状排出稀粪水,有的病猪下痢与便秘交替进行。有的病猪还发生肺炎,有咳嗽和呼吸加快症状。一般来说,慢性病猪体温稍高或正常,有食欲,后期废绝;也有的病猪死前还吃,喜喝脏水。有的病猪皮肤上出现湿疹样变化;由于持续下痢,病猪日渐消瘦、衰弱,被毛粗乱无光,行走摇晃,较后极度衰竭而劲。多在病后半个月以上死亡,有的甚至长达2个月。不死的病猪生长发育停滞,成为僵猪。
  病理剖检
  急性病猪主要为败血症变化,体表皮肤有紫红色斑,脾脏肿大,暗红色,质韧,切面蓝红色;全身淋巴结肿大,紫红色,切面外观似大理石状,与猪瘟的变化相似;肝、肾、心外膜、胃、肠粘膜有出血点;肺卡他性炎症;病程稍长的病例,大肠粘膜有糠麸样坏死灶。慢性病例,典型的病变在盲肠、结肠,甚至回肠。
  诊断
  慢性副伤寒的发病特点、症状及病理变化都比较典型,不难做出诊断,急性副伤寒与猪瘟很相似,应注意区别诊断。
  病理变化
  大肠粘膜有典型的坏死和溃疡,或粘膜呈弥漫性坏死;肠壁变厚,失去弹性;肝、淋巴结等干酪样坏死。
  治疗
  发现病猪立即隔离,及时治疗。无论采用何种方法,都必须坚持与改善饲养管理及卫生条件相结合,才能收到满意效果。
  1 呋喃酮(痢特灵)每日0.4~0.6克,分2次内服,连3~5天。
  2 抗生素 氯霉素按每千克体重50~100毫克,每日2次口服。氯霉索注射液,每千克体重20~30毫克,每日肌肉注射2次。
  3 磺胺类 磺胺甲基异恶(新诺明,SMz)首先按每千克体重0.1克,维持量0.07克,每12小时服1次。
  预防
  本病是由于仔猪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造成发生和传播的,因此,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是认真贯彻“预防为主”的方针。在本病常发地区,可对1月龄以上哺乳或断奶仔猪用仔猪副伤寒冻干弱毒菌苗预防。

3333
3334
更多>
微信 微信
微信
微信
公众号 公众号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顶部 顶部
顶部